星期六, 2月 09, 2013

伊格頓《文學事件》訪談 Terry Eagleton on "The Event of Literature"


簡介:

『英國文學理論、批評界大師伊格頓的《文學事件》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在高級和純文學理論從我們身旁無聲地僵化死去之時,文學院都被塗上一層「後現代」「後殖民「女權」「性別」「多元」的陰霾,而文學生和教授剩下的唯一工業式功能就只是找尋某種文本的閱讀來合理化巴迪歐所說「資本議會主義」的「普世價值的姿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片中文字幕來自『 齊澤克學會 』,採用CC版權,引用必須註明出處
(翻譯:黃杰;審校:唐健、陳祖光),謝謝!

齊澤克學會網頁:http://ZizekSociety.Blogspot.com
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334176/
Facebook專頁:http://Facebook.com/ZizekSociety 
EMAIL:KantHegelZizek@Gmail.com (歡迎查詢或索取中英字幕文字檔)

英國文學理論、批評界大師伊格頓的《文學事件》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在高級和純文學理論從我們身旁無聲地僵化死去之時,文學院都被塗上一層「後現代」、「後殖民」、「女權」、「性別」、「多元」的陰霾,而文學生和教授剩下的唯一工業式功能就只是找尋某種文本的閱讀來合理化巴迪歐所說「資本議會主義」的「普世價值的姿態」。然而,現在即使是耶魯的文學生都不懂甚麼是「長短格」,也不懂甚麼是「莎劇式中間世界」(例如,以哈佛莎劇權威Marjorie Garber所說,美國有一位耶魯文學畢業的總統竟然可以沒有讀過莎劇)。從《理論之後》(2003)開始,伊格頓已經說明這個由「文學」到「文化」的轉向背後其實是受制於更大的歷史禁令,但這又是甚麼呢?這十年來,他沒有放棄衝出自己的背景,寫過以法國精神分析大師拉康為題材的倫理學巨著《他者的問題》,書中大膽的談到巴迪歐、齊澤克等人的倫理觀,這打破了英語世界的常規。也拜讀過法國理論大師朗西埃的經典反後現代之作《默言》,2012年69歲的伊格頓,已經準備好顛覆英語世界對文學的保守認知!

但他絕不是另一個你可能讀不懂的法國理論家。他可能對英美的人仇深似海:作為長期的馬克思主義者,他被學院政治批鬥得連退休金也失去;加上他跟Martin Amis和新無神論者之間多場激辯,種種原因都使他樹敵眾多。但是在《文學事件》中,他沒有單純否認自己身處的文化體制,更以歐陸哲學沒有的分析哲學角度(文學哲學、敘事學)來探討永恆的文學問題。他並沒有受制於歷史現狀,卻試圖去從事件的歷史根源和哲學思辯模式來理解當下意識形態制度的分佈整合。三十年前,伊格頓寫了一本《文學理論:一場簡介》成了那個時代文學生的「手冊」,當中隱含了很多當時他沒有發展的理論洞見。三十年後,他重拾年輕時的勇猛,繼續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重申當時的一句:「文學作為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概念,作為一個因為歷史震盪下保存價值觀的倉庫,只是一個近代的歷史旨意,也不是人類歷史的常規。」而構成現代思維的歷史動盪背後,就孕育了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世界,而「文學本身」就是這個時代才崛起的產物,這一切就是《文學事件》。

這是英語世界的《默言》,但同時超越了前者,除了是他討論更集中主題之外,也因為在最後伊格頓為我們這些在比較文學院最前線的意識形態鬥士提供了一個確實的抗爭策略。他以他個人在學術道路上的勇氣來感染讀者,把真正的文學研究提升到確實的哲學水平,探討精神分析、意識形態分析的中心價值。他希望大家可以激進地重新認知過去的文學理論的時代的同時,也立足於一個真正可以改變知性體制的再一次《文學事件》。

http://www.amazon.com/Event-Literature-Terry-Eagleton/dp/0300178816